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》教学反思


 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陈大洋

 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人教版八年级(上)第十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。

  本节既是三角形和轴对称的后继课,也是即将进行的等边三角形学习的铺垫,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。因此,本课内容带有一定综合性,对学生合情推理、数学说理能力以及推理格式的要求相对较高,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显得较为重要。尤其,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,能实现同一三角形中从边相等到角相等的顺利转化,丰富了几何推理中证明角相等的方法,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也成为证明线段相等、角相等、两线垂直的重要方法。同时,也是数学转化思想、整体思想以及分类思想的完美结合和体现。

 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,以轴对称图形为切入点,把重点放在了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上,先让学生通过剪纸来认识等腰三角形,再通过折纸猜想、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,然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加以论证。通过学生动手实践、观察分析、猜想证明,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知识发生、发展的认知过程。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演绎,层层展开,步步深入。最后,学生动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,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。

  我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:

  首先,创设情景,引入新课。学生观察含有等腰三角形图片,并回顾小学所学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。其次,动手实验,合作探究。经历活动1:实践观察认识等腰三角形,活动2:观察猜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,活动3:学生推理证明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。然后,体验新知,学以致用。为了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,掌握基本技能,拓展思维能力,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。并让学生体验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解题当中的应用。选择教材例题,这个例题是已知边相等,求角度数的问题,对学生而言,难度较大。因此我对它进行了改编,设置三个梯度问题降低难度,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交流,寻求好的解题方法。此题充分利用了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。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。再者,课堂归纳,小结提升。最后,注重个性,布置作业。

  在教学过程中,由于经验的缺乏,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:在活动1中,由于初中学生活泼乱动,自我控制能力较差,注意力无法及时收回来,导致此部分内容安排超时。在活动3中,由于性质2是在性质1的推导证明方法的多样性中论证的,担心“三线合一”会让学生感到困难,我特意介绍了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、高和中线,并为学生涉及对应表格。但这样限制了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发现,学生的填表仅是印证课本上的说明。如果让学生自主探究,推理证明,再归纳总结,虽然耗时会多点,但学习效果应该会好不少。在练习题的安排上,也不是很合理。练习的解法与例题是一样的,虽然可以让学生巩固书写格式,但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,这样重复训练显然没有必要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,如果尝试分组练习,我想教学效果可能会好些。学生的几何基础知识较为薄弱,思维的广阔性、严密性还较欠缺,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,需要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由于在学情分析方面存在不足,导致整节课的时间分布不是很合理,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,以致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凸显。

  作为新教师,在自主研磨教材的基础上,通过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意见,反复琢磨,才会有所进步。有人曾说:“教学是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”。为此,只有时刻以“没有最好,只求更好”的态度来改进自己的教学,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