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文化人,教育的个性化道路——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办学纪实


  “养书生本色,蕴英才气象;修专业深度,立文化高度”,这是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的使命,也是学校的教育目标。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创建于1949年,包括观音桥校区和铁山坪校区,是重庆直辖后首批重点中学。学校坚持“树本砺新”的核心思想,提出“服务个性,追求共生”的素质教育理念,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升。

  绿境文化,学校的内涵式发展

 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精心提炼60多年的办学经验,凝聚深厚人文底蕴,塑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品牌主题——“绿境文化”。“绿境文化”概念由“绿色环境”、“绿色情境”、“绿色心境”组成,其内涵特质是原生态的、雅致的、互动的,和谐的、适应社会的、可持续的,同时又是独特的、纯粹的、卓越的。学校的林泉书院是天然氧吧,其与铁山坪森林公园相互交融,和谐共生,形成独特的山地校园景观、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书院氛围。学校利用通达全校各大功能区域的空中连廊,打造自成体系的文化长廊,对师生进行熏陶。此外,学校还有厚重亮眼的砺新宣言石刻,汉简形制、花岗岩质地的校赋墙,雄伟壮观的致远塔,充分利用天光的体育馆——劲健馆,寓意深远的新声钟和新声亭……形成绿意和谐的优雅文化环境。

  “绿境文化”还包括绿色行为文化。绿色行为文化首先要求学生坚持晨练,每天半小时,强身健体。其次要求学生海量阅读。学校把阅读室建立在年级,让学生自主管理,开放阅读。第三,采取走班选课的形式。学校全年级校本课程、选修课程实行走班选课,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课程、喜欢的老师。最后,学生自主管理。学校30多个学生社团都是由学生自主管理。为了激发和唤醒学生自主教育意识,培养自主教育能力,学校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,组建了自主教育社团,目前有包括校园心理剧、摄影、书法、绘画、民乐、管弦乐、动漫、环保、气候酷派等,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了一个自主教育社团,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,提升学生的自主教育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

  “减负提质”, 让学生从书桌旁解放开来

 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本着“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”的办学理念,不断改革创新,深入减负提质,着力培养与社会适应的综合型人才,与科学对话的创新型人才,与世界沟通的开放型人才。学校积极响应市教委、区教委“减负提质”的号召,推出“四五工程”,以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。

  “四五工程”,就是通过“五减”、“五加”、“五到”,实现培养“五有”学生的目标。“五减”,即减少在校时间,减少文化课时,减少作业时间,减轻书包重量,减少检测次数;“五加”,即加强学法指导,加强综合实践,加强科技教育,加强艺体教育,加强家校互动;“五到”,即到场馆去,到田野去,到工厂去,到社区去,到市场去;“五有” 即有强健的体魄,有文明的礼仪,有动手的技能,有创新的思维,有生活的情趣。

  “四五工程”实施后,十八中用更积极、健康、有趣的方式,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,去占领学生的业余时间。于是,学校操场上、校园心理剧舞台上、重庆科技馆、铁山坪森林公园、中法水厂……留下了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和探索的足迹。

  在“四五工程”的基础上,学校进一步设立“三自三生”课程。所谓“三自三生”,是指自主学习、自我管理、自觉服务,学会生存、品味生活、敬畏生命。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及需求,分层次开展“三自三生”教育。初一年级为自主学习——学会生存(自主学习是方式,学会生存是基本技能);初二年级为自我管理——品味生活(自我管理是手段,品味生活是常态追求);初三年级为自觉服务——敬畏生命(自觉服务是途径,敬畏生命是至高境界)。在课程的基础上,学校还编写了“三自三生”的校本教材。《三自三生校本教材提纲》显示,学会生存篇包括掌握生存基本常识和方法、了解自然和社会、保护珍惜生态环境、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四个章节。品味生活篇包括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;拥有高雅的文明举止;关心他人和集体;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,享受高品质生活四个章节。敬畏生命篇包括认识生命、尊重生命、珍爱生命、亲近家人和认识自我五个章节。

  选课走班 ,发展个性的自助餐

 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乘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春风,勇做改革的弄潮儿。学校以“三主五环”为操作模式的选课走班制,就是其近年来做出的有益探索。

  “三主”搭建宏观框架,即以学校的育人理念为主轴,以师生双方为主体,以文化素养、生活技能、社区服务、人生价值为主板,构建稳固的“金字塔”模型。“五环”落实走班操作流程,即创造性开设、最优化指导、个性化选修、高效性课堂、分层级管理。

  围绕“三主五环”操作体系,高一校本选修课程从最初的14门增加到40余门,开设有“环境与气候”、“两江新区展望”等多门特色校本课程,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“自助餐”。

  同时,学校坚持“分块重组,分段选修”的原则,将全年级学生分成两段选修。每一段又按学生选课意向、男女生比例、学习基础等均衡搭配,形成选课走班班级与课表。

  三C课程,适合本校的个性化课程

 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本着“全面行动,分步推进,突出重点”的课改原则,凸显前瞻性、实践性、创新性特点,适应学生“全面、选择、个性化”发展需求,主要围绕“为何做”、“做什么”、“怎么做”、“谁来做”几个维度深化实施,创立适合本校发展的三C课程。

  “三C”课程的命名:C为英文课程(Curriculum)的首字母,“三C”代表国家课程、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,分别对应学校的“树本课程”、“砺新课程”和“海纳课程”。

  “树本课程”,学校将之国家课程校本化。学校将国家课程整合为三级目标,主要实施分层教学,辅以走班教学:一级目标即国家必修课程规定的课程目标,注重基础夯实;二级目标是在完成一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拓展提升,由学校自定目标;三级目标是在二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拔尖培养,由学校自定目标。在具体实施上,物化生、政史地各教研组在我校原有的高中文理分科,以及实验班、尖子班、重点班和普通班的班型划分基础上,整合课程,确定三级目标的具体内容,探索与之适应的教法和学法,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。初中年级可按AB两层分类确定国家课程校本化目标内容,同时探索零家庭作业同时强化阅读的新路子。以年级为单位、以项目推进为方式进行综合课程探索。

  “砺新课程”,学校将之校本课程精品化。学校在已经开设的60多门选修课的基础上,按照不同学习领域的鲜明特点,对选修课程体系即“砺新课程”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梳理,搭建砺新课程的完整体系。其中,学校有学科辅助选修课程,综合实践课程,职业体验特色课程和德育课程。

  “海纳课程”,学校将之社团活动课程化,体现社团活动丰富多元的特点。“海纳课程”旨在鼓励学生广泛涉猎,培养多种兴趣,发展优势特长,提高综合素质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、公益活动,使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、增强社会责任感、具备现代人格、形成世界公民的意识、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求真务实精神;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名师专题讲座、观摩历史与文化名胜、体验中外文化艺术,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欲望,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;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,增强团队意识。此外,学校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交流活动,强化人际关怀、互助友爱与合作精神,提高交流与协作能力;学校利用国际部的优秀外教师资,组织多种英语学习活动,如英语演讲、西方文化讲座、模拟联合国等,同时,通过与国内外名校优秀学生的外语交流活动、参加国内外中学生活动、海外游学等途径,使学生开阔国际视野、积累国际经验、提高国际竞争力。

  改革仍在继续,探索永无止境。校长罗丞说,十八中将深化素质教育,实现转型升级,提升办学品质,努力建成重庆领先、西部知名、全国有影响的现代化、国际化中华名校。奋进的重庆十八中正在昂扬努力,行在路上。